佛说《十善业道经》浅谈
作者: 释了悦 来源: 濉溪县佛教协会 发表于:2013-08-14 16:23:26 点击:

濉溪县佛教协会 副会长 释了悦

 

人生苦短,一切五欲享受的追求,无不令人身心疲惫。没有实在意义。只有修行才是唯一得到快乐的途径和有意义的追求。
释迦摩尼佛四十九年讲法,内容浩如烟海,深邃广博。那么,如何切入,着手修学乃至修正呢?就是从《十善业道经》开始。
何谓“十善”?佛在经中说:一、永离杀生,二、永离偷盗,三、永离邪行,四、永离妄语,五、永离恶口,六、永离两舌,七、永离绮语,八、永离贪欲,九、永离嗔恚,十、永离邪见。
一、杀生者,即是断彼性命,令生痛苦。一切众生无始劫来互为父母、子女,本应救拔,令出苦海。何以忍心杀害?杀生者则令众生见之恐怖远离,身体多病、短命,心常嗔恨,常做恶梦,多树怨敌故,常得非人之所迫害,死后堕入三恶道中。若能永离杀生,则成就十种离恼法。若能回向无上菩提,成佛时,得佛随心自在寿命。
二、偷盗者,即是不与而取,以公济私,克人益己,以势取财,用计谋物等。偷盗者,则贪财散坏,贫穷,财物缺乏,令人生厌,遭人欺辱,十方毁谤,处众畏惧,恶名流布,常怀悭吝,死后堕三恶道中。若能永离偷盗,即得十种可保信法。若回向无上菩提,成佛时,得清净大菩提智。
三、邪行者,即是夫妻之外的不正当关系。邪行则六根不调,常得世间唾骂,妻女被人侵害,不得随意眷属,死后堕三恶道中。若能永离邪行,即感得四种智所赞法。若回向无上菩提,成佛时,得佛大丈夫隐密藏相。以上三项是为身业。
四、妄语者,即言而无信,虚言假语,不见言见,欺骗他人,以虚为实。妄语者,则口常臭秽,为诸世间之所不信,多被诽谤,为他所诳,人天轻厌,三业垢秽,言必有失,心常苦恼,死后堕三恶道中。未证言证者,是为大妄语,死后直堕阿鼻地狱。若永离妄语者,得八种天所赞法。若回向无上菩提者,后成佛时,得如来真实语。
五、两舌者,即是挑唆彼此关系,搬弄是非,令彼矛盾,斗争。两舌者则得常坏身,坏眷属,坏法门,坏知识,眷属乖离,亲族鄙恶,死堕三恶道中。若能远离两舌,则得五种不可坏法。若回向无上菩提,成佛时,得正眷属,诸魔外道不能诅坏。
六、恶口者,即是说粗恶语言,发人隐恶,不避忌讳,辱骂他人,语如刀剑,恶口者,则常闻恶声,言多诤讼,出言乖度,不合道理,言辞丑恶,粗鄙,言而无信,死堕三恶道中。若能远离恶口,将来得言不乖度八种净业。若能回向无上菩提,成佛时,具如来梵音声相。
七、绮语者,即是言辞华丽虚浮,谈说淫欲,导人邪念等。绮语者则为智人所厌,不能用智慧问答,言无人受,语不明了,于人天中无有威德,死后堕三恶道中。若能远离绮语,则得三种决定,若回向无上菩提,后成佛时得如来,诸多授记,皆不唐捐。以上四项是为口业。
八、贪欲者,即是对世间的财物及情欲、尘境贪着,贪欲者,则心不知足,多欲无厌,三业不自在,财物不自在,福德不自在,王位不自在,所获之物鲜少,死后堕三恶道中。若永离贪欲,即得五种自在,若回向无上菩提,成佛时,三界特尊,皆共敬养。
九、嗔恚者、即是见人有得就忧愁、愤怒,见人有失就悦乐、庆快或逞势、逞气,欺侮人物等。嗔恚者则常被他人求其长短,恒被于他人之所恼害,心得损恼、诤讼,常作不利,损扰众生,身相猥亵,众共不敬,死后堕三恶道中。若能永离嗔恚,得八种喜悦心法。若回向无上菩提,后成佛时得无碍心,观者无厌。
十、邪见者,即是愚痴,偏斜意见,不信为善得善,作恶得恶,拔无因果,执非为是,没有前生后世,轻侮圣言,毁佛经教。若能永离邪见,则成就十功德法。若回向无上菩提,后成佛时,速证一切佛法,成就自在神通。以上三项是为意业。
此十善业道,是五乘共学之基,诸善之根本,在佛法中,是彻时彻终的德行。特别是菩萨行者,更是以十善业为根本,初地乃至出世三乘虽个有个的行门,但十善是其根本基础。所以不管是追求世间福乐,还是出世菩提,乃至成佛,十善业都是我们共同修学的准则。不但初发心菩萨要从十善修起,名为十善菩萨。就是登地菩萨,其所行乃是十善正行的深度实践。
佛在经中说: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,十八不共,一切佛法,皆得圆满。是故汝等应勤修学,譬如一切城邑聚落,皆得大地而得安住。一切药草卉木丛林。亦皆依地而得生长。此十善道亦复如是。一切人天依之而生,一切声闻,独觉菩提,诸菩萨行,一切佛法,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。佛陀在此为我们阐明了十善业的最极殊胜,说明此经即平凡有深奥。我们应好好把握。发深广心,努力修学,广行流通,使更多人得闻此法,而获得利益。
最后,祝大家离一切苦,得究竟乐。阿弥陀佛!
TAGS:
下一篇:返回列表
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